..

货币,以及美元

前言

最近在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和资产配置,为未来的生活做打算。

研究来研究去,无论是网络上的朋友还是同事,都推荐我持有美元资产,我当然知道美元是世界货币,但具体为什么,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现在大概了解一二,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周日下午临时起意完成的,尽量不讲枯燥的定义,尝试讲讲我自己的理解。

近现代国际货币政策

太远的我们不聊,我们从近现代开始。

稀缺的贵金属

对贵金属的初步认识是在初中历史课,丧权辱国的清政府在政权晚期由于多方因素,成为了欧洲各国霸凌的对象,这时我们总能在教科书上看到: 清政府割地云云,并赔偿 白银 xx 万两。

可以看到在这个时候贵金属就是 全球通用 的货币了, 我们回过头来看,白银能够成为全球认可的货币主要有几大性质

  • 供应困难,价值稳定
  • 可以方便的被打造成制品(金币银币)
  • 稳定性高,不是易损金属(对比铁等易氧化金属)
  • 容易识别,不容易伪造
  • 历史信用,很多古代文明已经使用了很久白银作为货币,有流通基础

当然黄金也有类似的性质,但至于为什么银本位没有一直持续,因为工业革命后,白银的开采量大幅度上升,导致白银供应激增,白银贬值,违背了第一大性质,造成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

而黄金的地球储量 & 开采难度,要显著高于白银,所以银本位后续被金本位替代。

金本位

严格金本位

各国货币制定对黄金的严格汇率,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含重量的黄金.(例如 1 美元兑换 1.3g 黄金)

这种货币制度有着显著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保持了货币的价值稳定,政府不能滥用政府信用超发货币,从而根本上预防了通货膨胀,同时因为黄金是国际共识货币,顺便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一切终止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货币与黄金的汇率被各国政府随意调整,金本位制度崩溃。 崩溃的原因是:

  • 各国政府为了战争需要,需要印发大量货币,但金本位制度下,货币的发行需要黄金作为支撑,而黄金的储备不足以支撑货币的发行,导致金本位暂时停摆。
  • 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导致了全球经济严重衰退。在经济萧条期间,许多国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黄金储备不足的国家无法履行金本位要求的兑换义务。

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

  • 由于战时花费巨大,各国的黄金储备迅速下降,无法维持金本位制的要求。为了维持战争经济,许多国家暂时放弃了金本位,实行了纸币与黄金脱钩。(这里为美元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由于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黄金储备迅速上升,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黄金储备国)
  • 金本位制要求国家维持一定比例的黄金储备,这限制了各国在经济萧条中的货币政策灵活性,无法通过货币贬值、增加货币供应等手段来刺激经济。为了应对危机,很多国家选择暂时放弃金本位或采取其他货币政策。

某种程度上的事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黄金储备达到了世界黄金储备的 70% 以上,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黄金储备国, 为后续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战后,百废待兴,各国急需重建外贸,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储备国,成为了全球的货币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具体内容如下

  • 美元与黄金挂钩:
    •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承诺将美元与黄金挂钩,按照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固定价格,其他国家可以将美元兑换为黄金。这意味着美元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都持有美元作为储备。
  • 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其他国家的货币都与美元挂钩,而不是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中央银行将自己的货币与美元维持一定的汇率区间,通常是通过固定汇率制度来实现的。
    • 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必须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本国货币和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如果汇率偏离过大,各国可以通过买卖外汇、调整利率或进行其他货币政策干预来维持汇率稳定。
  •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成员国提供贷款和援助,帮助它们恢复经济和稳定货币。

这时就看到了我想获得的答案。

由于美国在一二战中大发战争财,黄金储备迅速上升,具备了世界货币的信用,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了全球货币的锚,这时美元就是事实上的世界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及石油美元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几十年内有效运作,但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变化,体系最终逐渐走向崩溃。崩溃的主要原因如下:

  1. 美国经济的变化: 到了1960年代末,美国为了支付越南战争的开支以及国内的社会福利支出,开始大规模增加货币供应,导致美元贬值的压力增加。 美国政府承诺美元与黄金挂钩,但是黄金储备无法跟上美元的发行量。越来越多的外国政府开始质疑美元的稳定性,要求用黄金兑换美元。
  2. 国际黄金储备的压力: 由于美元过度发行,特别是美国的国际赤字不断扩大,全球对美元的信任开始动摇。大量国家开始要求以美元兑换黄金,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迅速减少。 美国的黄金储备面临枯竭,而继续履行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率变得不可持续。
  3. “黄金窗口”关闭(1971年): 由于黄金流失过快,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于1971年宣布关闭“黄金窗口”(即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从此以后,美元不再可以兑换黄金,全球进入了浮动汇率制,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这里引入了 特里芬两难 的概念,这里不展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

到了这里,美元的短暂辉煌理应结束,多次美元危机过后,美元的信用已经岌岌可危,但为什么美元还能继续作为世界货币呢?

石油美元

石油美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初,尤其是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石油美元的关键因素是美国与石油输出国(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协议和安排。

  1. 1973年石油危机与美元的结合
    • 1973年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通过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导致全球油价暴涨。石油价格的上涨加剧了全球能源危机,同时也将石油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 在此背景下,美国与沙特阿拉伯达成了一项协议:沙特阿拉伯同意将石油的交易以美元结算,而美国则向沙特提供军事保护和政治支持。这一协议不仅使沙特的石油交易以美元进行,而且也使得全球石油交易逐渐转向美元。
  2. 石油美元的扩展
    • 由于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其与美国的协议促使其他石油输出国也逐步采纳美元作为石油交易的结算货币。由于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几乎所有的石油交易都以美元进行结算,这使得美元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的核心货币。
    • 随着石油需求的增长,其他国家也开始积累大量的美元储备,进一步推动了美元的全球流通。

总结一下,由于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事实上的美元世界货币地位,在发生石油战争后,沙特阿拉伯为了寻求美国的军事保护,将世界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从而使得美元成为了全球石油交易的结算货币。 石油交易几乎完全以美元进行结算,使得全球需要持有大量美元储备。这种需求使美元保持了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由于石油交易使用美元,全球经济中的很多跨国公司和国家都需要大量美元来支付石油费用。这导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美元化的现象,许多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会倾向于使用美元而非本国货币。

这种现象也使得美元在外汇储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约60%以上的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

这里大概就能解释我对美元的疑惑了。